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今日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推荐 - 内容展示
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
时间:2025年11月28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10      

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

侯晓斌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与承载地,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塑造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既是发挥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要更加注重城市文化传承与精神文明建设,以文脉赓续助力城市内涵式发展,推动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深厚根基,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变迁,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是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推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提供坚实文化支撑。为此,要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濒危文物抢救保护、传统建筑保护性修复等相关工程的投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注重历史文化街区与名镇名村的整体保护,通过维护其街巷格局、空间肌理、周边环境确保历史风貌的完整性。积极推动现代科技与文物保护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数智技术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现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和高效利用。构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的有效机制,通过提供传习场所、支持技艺研究等方式保障传承人专心从事非遗传承工作,通过纪录片、专题节目、数字展览等形式生动展现非遗的文化内涵和技艺魅力,让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强化城市风貌管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风貌,对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作出重要指示。城市风貌是城市自然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共同构成的整体面貌,直观展现城市的内在特征与外在形象。在规划、建设和管理各环节加强城市风貌管理,将使城市空间更好满足现代生活和工作需求,擦亮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建设的文化特色和生态底色。为此,要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打造兼具时代精神与人文温度的城市形象,使城市在内涵式发展中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强化城市规划的管控和引导作用,根据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设计体系,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中的引领作用,并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加强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使城市设计成果更好反映市民意愿和城市特征。加强建筑设计管理,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在提炼传统建筑独特元素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建筑理念和技术,形成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建筑风格,让城市建筑在兼顾中华美学和时代风尚中更好展现城市魅力。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中生态与人文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将生态保护融入城市风貌塑造全过程,注重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和地形地貌,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城市生态网络,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丰富城市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综合考量区域人口分布密度、地域文化特色、群众实际文化需求等要素,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合理规划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改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聚焦精准性和实效性,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加强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追踪研判,有针对性地组织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弘扬城市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城市建设和管理各方面,激发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广大市民在参与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把城市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工程办公室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8日 09 版)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