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财经金融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金融 - 内容展示
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故事汇·第13期)
时间:2025年11月28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12      
摘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故事汇·第13期)

本期主讲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尹艳林


  位于上海崇明区的太保家园养老社区。
  丁思超摄(人民视觉)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要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和产品体系,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持;要聚焦民生重点领域,不断开发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让“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成为具体实践;发展养老金融,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各部门狠抓落实,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政策框架和工具体系持续完善。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2022年设立2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再贷款,2024年整合设立了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2025年增加3000亿元,规模提升至8000亿元。创设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在河北、江苏、浙江、江西、河南五省份试点。此外,还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不断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

  金融组织和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专利权质押贷款”“创新积分贷”“科技人才贷”落地推广,已推出了多种科技保险产品,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等。科创板为科技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新平台,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普惠金融已从单一信贷扩展至“信贷+保险+理财”综合服务,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开展了养老理财和特定养老储蓄试点,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截至今年9月末,科技贷款新增额占全部贷款新增额比重为30.5%;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较同期全部贷款增速高15.8个百分点,获贷率50.3%;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金额2.6万亿元,发放贷款1.1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有277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691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9%;绿色债券累计发行4.9万亿元,其中绿色金融债累计发行2.1万亿元,为金融机构投放绿色信贷提供稳定资金来源。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5年我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了新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要多措并举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科技金融,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努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规范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软件首版次安全保险运行机制。更大力度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发展绿色金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加强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引导资金投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降碳,促进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及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

  发展普惠金融,助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农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残障等群体的普惠金融产品,持续提高个体工商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融资可得性。持续完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深入推进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支持“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投资需求。

  发展养老金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持续加大对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养老等银发经济企业股债融资,探索以养老设施等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和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支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专门从事养老金融服务。

  发展数字金融,更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要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业务,拓展线上渠道,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协同。提升证券期货行业数字化水平。推动更多数字经济、平台企业股债发行“绿灯”项目落地。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科技外包等风险管理,防范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健全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和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按照“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必将更好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人民网记者任妍、黄盛整理)

  

  案例一

  科技信贷,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讲述人:中国民生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支行行长  王  磊

  10月19日,当我再次目睹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拖着耀眼的尾焰划破长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时,心中的激动与自豪难以言表。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商业火箭发射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并多次执行国家重大任务。这不仅是一次航天壮举,也是我们以金融力量助力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生动见证。

  随着多家商业火箭公司陆续实现成功发射,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不过,对于这些追逐星辰的企业,传统的金融“尺子”难以衡量,我们需要设计更合适的授信方案。

  我们的办公室里不再只是传统的财务报表,而是如同“天书”般的火箭发动机原理图、燃料对比分析等技术资料。我们拜访企业、调研工厂、请教专家,一遍遍打磨报告,将晦涩的技术语言转化为清晰的金融逻辑,并探索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努力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我们将坚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如果航天的浪漫在于奔赴璀璨星河,那么金融的浪漫,则在于为那些“造火箭”的梦想,铺就一条通往星辰的金融“轨道”。

  (人民网记者唐佳整理)

  

  案例二

  绿色保单,助力筑牢生态屏障

  讲述人:中华财险阿坝中心支公司业务总监  安  东

  在川西北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牧区,牧民世代与牦牛相伴。今年3月,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寒潮袭击了阿坝州小金县。

  在小金县木坡乡牧民黄明华家的草场上,40多头牦牛倒在了雪地里。按照保险条款和生态保护要求,我们向他说明,理赔的前提是对死牛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是为了保护草场和水源,防止疫病传播。经过耐心沟通,黄明华同意配合。

  我们通过电子耳标系统快速核验牦牛身份,现场完成查勘定损,及时将理赔款打入了黄明华的账户。这笔钱帮他渡过了难关,也让他看到了保险背后的另一层意义——不仅是经济补偿,更是对草原生态的守护。

  除了理赔,我们每年还会向参保牧民发放饲草和防疫药品,尽可能降低牦牛因病、因灾死亡的风险。每头牦牛的电子“身份证”,也为后续活体抵押贷款提供了依据,帮助牧民拓宽融资渠道。

  从牦牛保险到无害化处理,从活体抵押融资到资源循环利用,一张绿色金融大网让牧民既能守住草原生态,又能捧稳增收的“金饭碗”,让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绿意盎然。

  (人民网记者欧阳易佳整理)

  

  案例三

  普惠滴灌,咖啡产业促农增收

  讲述人:中国农业银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支行副行长  李  佳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20年前,孟连县信岗村村民靠种甘蔗、玉米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2007年,信岗村党支部书记岩古带领村民开垦1700亩地种上咖啡树,成立金山咖啡合作社,为咖农提供种植技术服务,收购、加工咖啡豆并寻找销路。

  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咖啡长势好、订单旺,村民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但2018年,一场强霜冻伤了400多亩盛果期咖啡树,叠加国际咖啡豆价格下跌,受灾咖农资金不足,连买化肥的钱都没了。获悉后,我们为58户受灾农户提供单户最高10万元的信用贷款。

  2022年,国际咖啡豆价格回暖,孟连县发力精品咖啡。针对产业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农行优化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乡村振兴·咖啡贷”等产品。截至今年9月末,农行孟连县支行累计授信3121万元,支持12家咖啡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户超5000户。

  经过多年发展,孟连县的咖啡豆成了致富“金豆子”。当地企业还将咖啡与织锦技艺融合,创新推出“佤山伴手礼”,促进当地村民增收。

  (人民网记者李彤、杜燕飞整理)

  

  案例四

  养老金融,丰富银发安居生活

  讲述人:中国太保寿险副总经理  魏  琳

  上午10点,在湖北省武汉市太保家园养老社区,92岁高龄的王顺来穿上志愿者马甲,戴上检徽,为邻居们讲法条、解难题。

  从挎着帆布包走街串巷的户籍民警,到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王顺来与法条打了半辈子交道。退休后,王顺来和老伴更看重晚年生活的品质,太保家园养老社区成为老两口的新家。

  从养老到“享老”,这背后看不见的“助手”便是养老金融。养老服务不再局限于经济补助和生活照料,逐渐向多元化、全方位服务转型。随着“大康养”一体化生态不断构建,“医养结合”模式不断完善,丰富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特别是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广,“保险+服务”的养老模式正加速转型升级。

  发展养老金融需要坚持“养老是目的、金融是工具”的基本原则。我们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创新服务、专业引领和数字赋能,推进高质量养老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太保家园已在国内13座城市落地15个社区,为越来越多老人提供服务。

  (人民网记者栗翘楚整理)

  

  案例五

  数字赋能,提供更好医疗服务

  讲述人:中国建设银行平台运营中心对公业务平台运营团队处长 赵  亮

  华为鲲鹏计算领域副总裁  陈  超

  清晨,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始忙碌起来。医院高效运转,离不开数字化财务平台的赋能。今年春天,建设银行“建融智医”平台在医院上线,打通了对账退费等功能,大幅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原先需要7个人做的工作,现在只需要1个人就能完成。

  为了让系统的使用体验更好,工作人员走访调研,归纳出9类问答指引,形成30多项常见问答库并上线至平台,单一问答检索时间从平均63秒缩短到12秒以内。目前,自助问答库已在5家医院上线。

  “建融智医”平台是建行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一个缩影。“裕农通”用金融力量服务乡村发展,“建融慧学”助力莘莘学子实现青春梦想……建行持续发挥数字金融优势,温情守护通往美好生活之路。

  温情服务的背后是底层技术的坚实支撑。我们凭借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及算力基础设施,突破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库动态构建、跨系统数据交互等创新技术,不断提升服务效率。数字技术与金融结合,催生出服务千行百业的“智慧活水”,书写更具温度的新篇章。

  (人民网记者夏晓伦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8日 10 版)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