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理论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前沿 - 内容展示
让数字赋能治理回归本位
时间:2025年11月20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4      

让数字赋能治理回归本位

王洪树 韩晓梅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治理方式。数字赋能治理是以数据为基础、技术为支撑、协同为导向的现代治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数字赋能治理不仅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速,以数据驱动提升治理效能,而且促进多方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加快形成,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系统性重塑。

  数字赋能治理具有三重逻辑。一是制度创新逻辑,以数据驱动、算法优化为核心的智能治理体系突破传统科层制层级限制,可以促进政府管理、社会调节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二是能力提升逻辑,以数据为资源、以算法为生产力,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腿”、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感知”的转变,有助于决策更科学、执行更精准、服务更高效。三是价值导向逻辑,运用智能化手段有利于精准识别民意,实现民情汇聚、政策回应、服务落地的闭环治理,更贴近民生、回应民意。

  进入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稳步推进,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到城市治理智慧化升级等,数字化技术全方位嵌入政府运行机制,重塑着政务生态。也要看到,在这场数字变革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技术应用与治理逻辑错位的现象,形式主义顽疾与数字技术“联姻”,催生新的“数字形式主义”,使技术赋能异化为形式负担。例如,平台运作不充分,部分数字政务系统重建设轻应用,未能有效支撑治理目标;痕迹导向过重,流程管理和数据留存成为考核重点,治理主体重形式而非实效;指标化评估过度依赖量化数据,遮蔽了社会的真实需求。从社会治理角度看,数字形式主义中的锦标赛逻辑和功利化思维导致部分治理主体以“数字光鲜”掩盖“治理空心”。结果是削弱治理效能,数据表象繁荣掩盖真实问题,基层治理难以精准回应公众需求;增加治理成本,重复报送、层层留痕消耗人力与时间,降低公共服务效率;损害治理主体公信力,数字粉饰与指标化应付削弱公众对政策执行的信任。

  今年10月,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明确提出政务部门应统筹减负和赋能,避免盲目追求技术领先、概念创新,切实防范“数字形式主义”。防范治理“数字形式主义”,关键在于让数字赋能治理回归本位,推动数字化更好服务社会治理,使其真正成为提升治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的“赋能器”。

  以科学理念引领数字赋能发展方向,推动技术逻辑与治理逻辑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治理中,数字化是手段,效能是目标。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把数字化治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聚焦于提升公共服务与改善民生,摒弃“唯技术论”“唯数据论”,实现技术理性与公共理性的有机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从“技术驱动”走向“治理驱动”。

  以制度规范保障数字治理集约高效,完善制度供给与机制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为此,应健全数字治理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强化立项论证、过程评估与动态调整,防止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完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据共享体系,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治理信息资源的集约化配置。

  以能力建设夯实数字治理基础,提升治理主体的数字素养与协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优势,着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数字治理的核心在人,关键在能力。需加强制度化培训与实践学习,增强治理主体的数据分析、智能决策和与公众互动的能力;推动数据思维、系统思维与协同思维融合,建设一支懂数据、会治理、善协作的专业队伍,让数字化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有力支撑。

  以技术创新驱动治理方式变革,推动智能化转型与高效协同。数字治理的创新源于技术与治理的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引擎,构建数据采集、分析、决策、反馈的智能闭环体系。强化算法治理与数据安全管理,完善隐私保护与伦理审查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带动治理方式创新,实现从经验决策向智能决策、从分散管理向协同治理的转型,让数字技术更好赋能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0日 09 版)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