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文旅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之家 - 内容展示
千万次俯身,只为一次破土的答案(序与跋)
时间:2025年07月11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21      
摘要:作为一名植物分类学家,我有时会被问到植物分类学研究有什么用。在我看来,答案不言自明:每一个植物物种都是地球故事的讲述者,而分类学家就是那个忠实的记录者。

千万次俯身,只为一次破土的答案(序与跋)

孙 航


  《他们仨》:刘黎琼著;译林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名植物分类学家,我有时会被问到植物分类学研究有什么用。在我看来,答案不言自明:每一个植物物种都是地球故事的讲述者,而分类学家就是那个忠实的记录者。

  多年来,我在山川湖泽间穿梭,探寻植物的奥秘。当我翻开这本《他们仨》,看到故事里的菌物学家(“外公”)痴迷于菌物研究、四方奔走的一生,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充满挑战与惊喜的野外科考岁月,不由感慨万千。野外科考时,我们常戏称自己是“野人”,我们也常怀“野心”,希望探尽物种的奥秘。这本《他们仨》就将我们的这点痴心和执念,以及这种为穷究科学奥秘忘我钻研的劲头展现给读者。

  科学研究的道路漫长而崎岖,充满了无数的艰辛和挑战,同时也充满了无尽的乐趣和惊喜。科学考察不是浪漫的探险小说,而是需要一群人用生命去书写的严谨契约,但我们无怨无悔,乐在其中。科技突破常如晨曦般炫目耀眼,让世人为之激动,但突破前暗夜里一次次的尝试鲜为人知。我们科研人员深有体会,只有耐得住千万遍重复的寂寞,经得起一次次从头再来的考验,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或许这也就是科学精神的真谛——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好奇,也要有俯身泥土的耐心,更要在千万次重复观察后依然有求索未知的勇气。

  合上这本书,《他们仨》中三位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在眼前一一闪现,我深为感动,科学家精神竟能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以如此鲜活的姿态得以描述、展现和传承。在科研之余,我也积极投身于科普工作,常感慨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他们有那么饱满的热情、那么新奇的想象、那么热切的渴望。我坚信,热爱和好奇是开启世界奥秘最重要的钥匙。希望孩子们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家的精神力量,领会到科学的真谛,在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未来的某一天,这颗种子定会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分类学家。此文为《他们仨》一书序言,本版有删节。)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1日 20 版)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