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容展示
健康中国 人人参与(我眼中的中国)
时间:2025年11月26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6      
摘要:不久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作为一名在中国生活了8年的马来西亚人,我不仅被精彩赛事所感染,更在日常点滴中感受到中国全民体育运动的热情与活力。“健康中国”理念正将体育发展的种子播撒到民众生活的各个角落,绘就一幅全民健康、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生动画卷。

健康中国 人人参与(我眼中的中国)

彭向善


  外国友人在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体验冰雪乐趣。
  施 觉摄(影像中国)

  不久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作为一名在中国生活了8年的马来西亚人,我不仅被精彩赛事所感染,更在日常点滴中感受到中国全民体育运动的热情与活力。“健康中国”理念正将体育发展的种子播撒到民众生活的各个角落,绘就一幅全民健康、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生动画卷。

  2022年刚开始到上海求学时,城市中星罗棋布的口袋公园成为我闲暇时的好去处。铺着蜿蜒的彩色慢跑道,配备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小型羽毛球场、乒乓球台……那些藏在社区街巷里的“绿色健身空间”小巧却功能齐全。清晨或傍晚,我总会循着热闹走进公园,在漫步机上舒展筋骨,借太极轮体悟传统养生的智慧。我身旁还有熟练操作健身器材的白发老人,不远处有嬉笑奔跑的小孩子以及挥汗抡拍打球的年轻人。便捷的运动场地与设施,成为全民体育运动的坚实后盾,让健身锻炼变得触手可及、轻松愉悦。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家门,在家门口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

  最近几年,“村超”等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引发关注。以贵州“村超”为例,尽管最初只有简易的球场设施,却掀起万人空巷的观赛效果;没有科班出身的职业球员,但每一次射门都赢得全场欢呼。赛场边,侗族摔跤、苗族飞歌等非遗展演轮番登场,刺绣、银饰等文化产品也精彩亮相。体育赛事与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完美交融,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乡村民宿火爆、特色农产品热销,也让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新生。继“村超”之后,“苏超”“浙BA”等赛事此起彼伏,或许都在证明体育发展的关键在大众参与。只有让赛场回到普通人身边、融入社区日常,体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影响力才会持久生长。

  在中国留学期间,我能够深切感受到高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从清晨操场上的晨跑队伍到同学们对待体能测试的全力以赴,再到武术、太极拳等特色选修课广受欢迎,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对我来说,最难忘的经历是参加“留动中国”活动。这一专为在华留学生设计的活动,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定向越野让我们在城市街巷间探寻中国之美,球类竞技让我们在汗水与呐喊中结下跨国友谊。文化展演环节,各国学子轮番登场,展示与众不同的特色技艺。有一年,我登台表演了马来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令鼓”,铿锵鼓点搭配刚劲舞姿,赢得了大家的喝彩。体育竞技与文化交流相互交融,让不同国家的人们因共同的热爱齐聚一堂,在释放活力与追求友谊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理解与认同。

  健康中国,体育先行。中国的实践证明,体育发展的根基在民众、活力在基层、潜力在融合。人人参与、处处可及、时时能练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健康理念走进千家万户,让奋进姿态成为社会风尚。在体育的连接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携手同行,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奔跑跃动的身影。这些宝贵经验,不仅滋养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更为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6日 17 版)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