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这是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自5月20日双双下调10个基点后,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市场普遍认为符合预期。
“6月以来LPR报价一直按兵不动,背后的原因是受年初以来出口超预期、国内新质生产力领域较快发展等推动,宏观经济走势稳中偏强,逆周期调节需求相应下降,货币政策保持较强定力。”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10月20日LPR报价公布以来,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这意味着11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当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变。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近期包括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级)在内的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稳中有降,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略有下行,但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的背景下,当前报价行也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与二季度持平,仍处于历史低位。
自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完善LPR报价形成机制后,如今LPR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的参考基准,直接影响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促进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贷款利率保持在低位水平,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此外,人民银行还将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持续改革完善LPR,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地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督促金融机构坚持风险定价原则,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的关系,持续深化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在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基调更为积极,着力实现‘稳增长’目标,流动性支撑增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央行重提“跨周期”调节,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兼顾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调结构,在政策发力托底年内经济增长的同时,力度预计相对审慎,重在结构优化、引导重点领域发力,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王青认为,着眼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稳增长政策有望进入发力阶段,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上仍有充足空间。温彬表示,考虑到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释放的“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信号,更大力度的货币政策宽松仍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