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地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要闻 - 内容展示
天津滨海:以“投”引“资” 锻造发展“硬支撑”
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来源: 天津日报      浏览:5      

天津滨海:以“投”引“资” 锻造发展“硬支撑”



于家堡—响螺湾片区。 照片由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提供

透过数据看经济,通过经济看成就。时至年中,滨海新区的表现超出预期,一组高含“金”量的数据诠释着这里改革创新的速度与激情,也展现出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上拉全市4个百分点,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达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8%,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显然,这份经济“半年报”释放出多重积极信号。那么,其澎湃动能从何而来?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滨海新区又如何跑出“新时速”?

量质齐升 产业“新竹”节节高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滨海新区聚焦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引入龙头项目,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汇聚形成一个个具有带动效应和引领作用的产业集群。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改革创新高地、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滨海新区在多重政策赋能的背景下,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表示,滨海新区立足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半导体、基因治疗、低空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同时做强服务制造业的新兴服务业,比如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目前,在融资租赁方面,滨海新区的飞机、海工、船舶等租赁业务颇有特色,在全国占有率超过80%。

今年上半年,投资50亿元的京东消费金融、邦普新能源电池回收、诺和诺德实验室、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机动车和塑料循环等大项目落地,山河光电、得川石化、康希诺脊灰疫苗生产线等一批新项目开工,京东MALL(购物中心)、理想智行交付中心等新零售项目投入运营,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搬迁到位,一汽丰田在滨海新区的制造、研发、销售一体化总部功能进一步增强。

今年3月,《天津经开区核酸医药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该产业园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抢抓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变革机遇,建立核酸药物产业链图谱,激活生物制造新增长引擎,开辟核酸创新药物、核酸疫苗、医药研发服务外包、核酸医疗器械及递送载体、高端医药装备耗材5个细分领域,深度培育并支持核心企业成长,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核酸医药产业园区。

产业活水奔涌蓄势,质效双升向新而进。滨海新区围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推动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同时积极争取银行总部给区域租赁和保理企业提供更多授信额度支持,实现银企对接共赢,产融合作共赢。

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谋划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领域率先启动制造业重大技术升级改造,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数字显示,全区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目前已突破100家。

按照发展“路线图”,滨海新区加速构建“技术研发在京、创新应用在津、产业转化在滨”的协同模式,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新材料、合成生物等领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一批技术创新及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广“先使用后付费”等创新政策,支持新场景、新技术应用示范,打通成果转化“高速通道”。

靠前发力 资金与项目“双向奔赴”

从智能工厂生产线扩建到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投用,从港口基础设施升级到绿色能源项目落地……在滨海新区,随着政策红利由纸面落到账面,有效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对稳定经济大盘至关重要。眼下,渤海湾畔的经济之树正结出累累硕果。

今年上半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在天津港保税区注册成立多个投资平台,采用有限合伙企业的组织架构,投资总额达550亿元。天津港保税区以此为契机,携手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以投资平台为纽带,整合国有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推动投资修复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打通融资、投资、管理等全链条,实现存量资产与新增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

无疑,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着力点。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投资规模稳步增长,投资结构质量不断提升,为经济增长蓄势增能。

在北京举办的一场滨海新区投资合作推介会上,26个北京项目花落滨城,投资总额达236.5亿元,涉及信创、金融、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覆盖滨海新区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

投资的“研”值高、含“新”量足,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才更实。

在一次外资外贸企业圆桌会上,雀巢、玛氏宠物食品、中粮可口可乐、敏实汽车零部件、三星电池、富联精密电子等16家滨海新区重点外资外贸企业代表明确表示:“对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坚定了投资和扎根滨海的决心。”值得关注的是,滨海新区的民营企业也“有的投”“投得好”,正在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投资走势向好、资金与项目“双向奔赴”,其背后是政策持续加码。

今年上半年,《关于滨海新区稳外贸稳外资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发布,在拓展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资企业扩大再投资、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和海外仓建设、扩大信保承保规模等方面推出22条具体举措;并且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引领作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增值电信、医疗健康等领域业务开放试点,形成外商投资“强磁场”;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改革发力、政策给力、企业努力、各方合力,共同助推有效投资发挥关键作用,支撑项目扎根滨海新区,将投资潜力转化为增长动能。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项目,呈现出滨海新区经济向上的“生长力”,亦彰显其支撑引领的担当之责。回看上半年,滨海新区凝心聚力、奋力攻坚,发展动力向强、发展结构向优、发展质效向好、发展态势向稳,收获经济运行“半年红”,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展望下半年,滨海新区稳住向好态势,强化工业、服务业、金融业等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见效,盘活存量载体,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记者 王睿)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天津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