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情绪价值、营造劳动场景、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种了棵生菜,每天要看好几次”“第一次种番茄居然喜获丰收,根本不舍得摘”“煎牛排实现了香草自由”……社交平台上,仅“阳台种菜”这一话题,讨论就超过270万条,浏览量近10亿次。
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市民杨曼家的5平方米阳台,最近升级为“都市菜园”。她新种了奶油生菜、迷迭香、柠檬薄荷等,有的播种子,有的是直接移栽秧苗。
自种的蔬菜成了“社交货币”是杨曼种植的乐趣之一。去年秋季,杨曼水培的樱桃萝卜,在朋友圈一晒便收获了200多个赞,朋友留言“预订沙拉食材”。“每晚下班到家,嗅到泥土气和薄荷清香,一天的倦怠感瞬间消散了。”杨曼说。
“‘阳台种菜’热度攀升,反映出人们消费观的改变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说,阳台种植的意义不仅在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更在于能发挥类似于“园艺疗法”的作用,为都市人群提供情绪价值、营造劳动场景,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一些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去年有超过5000万用户在电商平台购买蔬菜种子,销售额超过8亿元,今年以来销售额仍在快速增长;日均有超8万用户搜索“种菜箱(盆)”等,成交金额超过200万元;在社交平台“如何实现蓝莓自由”等话题带动下,某电商平台蓝莓盆栽迎来销量暴涨,家庭园艺用品搜索量持续攀升。
山东临沂市是蓝莓传统种植区,也是网购种苗的主要发货地之一。在临沂市莒南县相沟镇蓝莓育苗基地,春天苗带花苞和果实,秋冬季节移栽成活率更高,这两个时间段苗子卖得最好。基地负责人徐啸林说,基地主要对接苗/果批发商和电商渠道,从销量情况看,苗的需求是果的10倍左右。
“大多数家庭种植户都是零基础,售出种苗后,我们提供售后服务,帮助顾客养活、养好、养到结果。”徐啸林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他通过手机建立多个家庭蓝莓养护群,针对浇水、用肥、授粉等各环节提供指导,“浇水不能直接用自来水,蓝莓对氯高度敏感”“夜温以不低于10摄氏度为佳”……
生机勃勃的“都市菜园”,带动乡村发展起特色产业。
在江苏沭阳县宋庄村,门前屋后绿意葱茏,全村700多户村民,近九成从事蔬菜育苗产业。
“过去村民种点儿菜苗,都得骑着摩托车到各个乡镇摆摊卖。这两年,我们栽培的菜苗在网上不愁销,品种也更加丰富。”村支书宋红志说,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在江苏省农科院的帮助下,村里引进种植樟树港辣椒、黑珍珠番茄、人参果等高端种苗,并邀请山东寿光市的农技专家定期培训,育苗质量向国内一流水平看齐。
为了减少菜苗的运输损耗,除了带土发货的物流“标配”,夏天还要加上冰块、泡沫,冬天则裹上保温棉,这样能保证4天内到货依然鲜活。宋红志介绍:“清明前主要发往长江以南,往后北方地区销量越来越大,去年单量最多的一天,发了30万单快递。”在宋庄村,去年蔬菜育苗带动周边3000余人就业,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余元。
多层立体水培塔,垂直设计节省空间,支持乌塌菜、小白菜等品种无土栽培和雨淋循环系统;全光谱补光LED植物生长灯,弥补了室内光照不足的短板;鱼菜共生种植箱,配备自动水循环、双重过滤等系统,实现在家种菜养鱼的双重乐趣;桌面型懒人花盆、水培蔬菜种植箱,让新手也能低成本体验小型蔬菜种植……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家庭种菜机”,功能多样的园艺设备,让人们在种植蔬菜、多肉等绿植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一些颜值高的智能种菜设备,甚至还从园艺用品跃迁到了家居软装范畴。
“家庭园艺也可视为设施农业的组成部分,开发空间还很大。”胡冰川建议,一方面,可进一步发挥楼顶、阳台等私域空间作用,推动自动种菜机等休闲园艺设备普及化,使更多家庭享受种植乐趣;另一方面,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农业元素,大力发展都市景观农业,使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得以发挥农业、生态等功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5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