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内容展示
记者走基层|村里来了“公益红娘”
时间:2025年05月27日      来源: 河北新闻网      浏览:21      

记者走基层|村里来了“公益红娘”hebnewsimg.jpg


5月22日,在曲周县前衙村公益红娘驿站内,该村“公益红娘”关红英(中)和同事,共同为村内适龄青年说媒。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

5月22日上午,曲周县前衙村村民李瑞领的小超市内,一场相亲说明会正在进行,55岁的“公益红娘”关红英与李瑞领夫妇正聊得火热。

李瑞领开着小超市,还种着十几亩葡萄,日子过得还算殷实。但这两年面对儿子的婚事,他和老伴经常发愁。“现在农村彩礼一要就是十几万元,还得准备首饰、轿车,婚礼场面也不能小,谁家吃得消?”李瑞领说。

“您二老放心,咱‘公益红娘’就管这事。”关红英在镇上一家箱包厂上班,厂里百余名工人来自周边七八个村,利用人脉广、信息多的便利,她义务给年轻人婚恋牵线搭桥。

“现在提倡零彩礼或低彩礼,双方商量一下,可以把彩礼转成小两口的创业基金,这样咱家也没太大负担。”关红英提出建议。

“这么说,俺家小子结婚能省不少。”李瑞领眼前一亮。

说干就干。关红英拿出全镇适婚青年资料册,从上面挑选出几个姑娘的信息拿给李瑞领夫妇看。“这都是能踏实过日子的好姑娘,家里都支持婚事新办,要不让孩子们先见见面?”

“如果孩子找到了意中人,俺们就把彩礼钱转成小两口的创业基金。”李瑞领和老伴边看边点头称赞。

前衙村共463户1900多口人,家家户户以种植葡萄为业,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但随之而来的是,高额婚嫁支出成为村里许多家庭的“甜蜜负担”,谢媒礼、购置“三金”、办婚宴等传统婚事开支,哪一项都不少花钱。

为了推进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去年8月,前衙村成立了“公益红娘”服务队,关红英等一批热心村民加入了服务队,不仅免费说媒,更进行移风易俗宣传。

今年72岁的保洁员王进孝,促成一对适龄青年婚配,象征性收取一条红绸裤;小学教师霍新英成功介绍外村姑娘低彩礼嫁入本村……随着“公益红娘”队伍的扩大,如今,在前衙村,免费婚介服务、零彩礼与普惠型低彩礼并行,简约适度的婚事操办模式蔚然成风。

今年,曲周在全县342个村推广建立“公益红娘”服务队,退休干部、乡村教师、热心群众等义务当起红娘。目前,全县“公益红娘”有1000余人。

曲周县委宣传部二级主任科员康红介绍,“公益红娘”定期参加县里组织的法律法规、沟通技巧、心理调适等培训。另外,县里还推出积分评优制度,“公益红娘”说成一对新人积10分,积分可在“爱心超市”兑换日用品。根据得分情况,每年还要评出金牌、银牌、优秀“公益红娘”进行公开表彰。(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河北新闻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